模具精度等级分类表(模具的精度等级有几级)

黄石光明模具 2023-01-11 01:42 编辑:admin 296阅读

1. 模具精度等级分类表

数控折弯机的折弯模具有L型、R型、U型、Z型等几种折弯,上模主要有90度、88度、45度、30度、20度、15度;等不同角度。下模有4~18V不同槽宽的双槽和单槽,还有R下模、锐角下模、压平模等。 1 折弯模具是采用优质钢材经特殊热处理制作而成,具有硬度高,不易磨损,承受压力大等特点,但每套模具都有他承受的极限压力:吨/米,所以在使用模具时要正确选用模具的长度,即每米要加多少压力,绝不能超过模具所标注的压力。 2为了不损坏模具,我们规定了在对原点时,一定要用300mm以上长度的上下模进行对原点.对好原点后才可以使用相同高度的上模、下模。严禁使用分割小模进行对原点,而且对原点一定要按AMADA机器内部的原点压力为标准。 3 在使用模具时,由于各种模具的高度不一致,所以在一台机器上选用模具时只能用同样高度的模具,不能用不同高度的模具。 4在折弯硬度特硬或板料太厚的产品时,不准用模具来折弯钢筋或其他圆柱体的产品。 5在折弯锐角或压死角时,应选用30度上,先折锐角、后压死边。在折弯R角时,应选用R上模和R下模进行。 6在折弯较长的工件时,最好不要用分段模具,减少接刀压痕,而且最好选用单槽的,因为单槽的下模V槽外角R大,不易产生折弯压痕。 7在使用模具时,要根据金属板料的材质硬度、厚度、长度来选用合适的上、下模,一般按5~6T的标准使用下模,长度要比板料长一些,当材质越硬、厚度越大的料,应用槽较宽一点的下模。 8在选用上模时,具体要使用哪一种上模,我们应对所有模具的参数进行了解,然后根据所需要成形的产品形状,来决定用什么上模。 9在使用模具时,应头脑清晰,在机器对完原点后应锁住上、下模,不要让模具掉下来,伤人或伤模具,操作过程中,加压要注意,不可一下加太大压力,注意屏幕显示数据变化。 10用完模具要及时放回模具架上,并按标识放好,经常清扫模具上的灰尘,并涂上防锈油,以免生锈,降低模具精度。 无锡神冲建议各位客户在挑选折弯机模具等钣金设备配件时,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产品。

2. 模具的精度等级有几级

模具的精度等级与所制造工件有关。一般是5,6,7级。

3. 模具加工精度等级表

高精度锻件的模具精度也高,锻件精度越高,模具公差范围越窄,即模具允许的磨损程度就越小,模具寿命就越低。

例如,E级精度锻件模具肯定比F级精度同类锻件的模具寿命低。在模具制造精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公差2%~3%连杆模具要比质量公差7%连杆的模具寿命要低。

4. 模具等级划分

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证。模具设计师等级证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模具设计师职业标准对号入座。模具要考的证书有,模具设计的计算机水平的正数,模具肝功正模具设计方面的工程师证书。职业技能等第三方颜色职业资格证是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5. 模具精度包括哪些

这不是精度的问题,这是材料选择的问题,材料好,设计工艺简单,100万模没问题

6. 模具精度等级分类表格

1\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会受到各种热的影响而产生温度变形,一般也称为热变形。这种变形将破坏刀具与工件的正确几何关系和运动关系,造成工件的加工误差。另外工艺系统的热变形还影响加工效率。为减少受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通常需要预热机床以获得热平衡,降低切削用量以减少切削热和摩擦热,粗加工后停机以待热量散发后再进行精加工,或增加工序(使粗、精加工分开)等等。

热总是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热的传递方式有! 种,即导热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引起工艺系统变形的热源可分为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两大类。内部热源主要指切削热和摩擦热,它们产生于工艺系统内部,其热量主要是以热传导的形式传递的。外部热源主要是指工艺系统外部的,例如以对流传热为主要形式的环境热源(它与气温变化、通风、空气对流和周围环境等有关)和各种辐射热源(包括由阳光、照明设备、暖气设备等发出的辐射热)。

工艺系统在各种热源作用下,温度会逐渐升高,同时它们也通过各种传热方式向周围的介质散发热量。当工件、刀具和机床的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单位时间内散出的热量与热源传入的热量趋于相等,这时工艺系统就达到了热平衡状态。在热平衡状态下,工艺系统各部分的温度保持在相对固定的数值上,因而各部分的热变形也就相应地趋于稳定。

由于作用于工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热源,其发热量、位置和作用时间各不相同,各部分的热容量、散热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工艺系统各部分的温升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物体,处于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各点在不同时间的温度也是不等的。物体中各点温度的分布称为温度场。当物体未达到热平衡时,各点温度不仅是该点位置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数。这种温度场称为不稳态温度场。物体达到热平衡后,各点温度将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只是该点位置坐标的函数,这种温度场则称为稳态温度场。

2\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在工艺系统的热变形中,机床的热变形最为复杂,工件、刀具的热变形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影响机床热变形的热源较多,也较复杂,而对工件和刀具来说,热源则比铰简单。因此,工件和刀具的热变形常可用解析法进行估算和分析。

3 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刀具的热变形主要是由切削热引起的。通常传入刀具的热量并不太多,但由于刀体小,热容量小,并且热量集中在切削部分,故刀具仍会有很高的温升。如车削时,高速钢车刀的工作表面温度可达700~800度,硬质合金刀刃的温度可高于1000度。

连续切削时,刀具的热变形在切削初始阶段增加很快,随后变得较缓慢,经过不长的一段时间(约10~20min)后便趋于热平衡状态。此后,热变形的变化量就非常小。刀具总的热变形量可达0.03~0.05mm)(与伸出部分长度成正比)。

间断切削时,由于刀具有短暂的冷却时间,故其热变形曲线具有热胀冷缩双重特性,且总的变形量比连续切削时要小一些,变形量最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当切削停止后,刀具温度迅速下降,开始冷却得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加工大型零件时,刀具的热变形往往造成几何形状误差。如车长轴时,可能由于刀具的热伸长而产生锥度。

为了减小刀具的热变形,应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并给予刀具充分的冷却和润滑,以减少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

4\ 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床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内外热源的影响,各部分的温度将逐渐升高。由于各部件的热源不同,分布不均匀,以及机床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各部件的温升不同,而且同一部件不同位置的温升也不尽相同,进而形成不均匀的温度场,使机床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发生变化,破坏了机床原有的几何精度而造成加工误差。

机床空运转时,各运动部件产生的摩擦热基本不变。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各部件传入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基本相等,即达到热平衡状态,变形趋于稳定。机床达到热平衡状态时的几何精度称为热态几何精度。在机床达到热平衡状态之前,机床的几何精度变化不定,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也变化不定。因此,精密加工应在机床处于热平衡之后进行。

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机械加工误差是由工艺系统中的原始误差引起的。在对某一特定条件下的加工误差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列举出其原始误差,即要了解所有原始误差因素及对每一原始误差的数值和方向定量化。其次要研究原始误差与零件加工误差之间的数据转换关系。最后,用各种测量手段实测出零件的误差值,进而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消除或减少加工误差。

生产实际中有许多减少误差的方法和措施,从消除或减少误差的技术上看,可将措施分成两大类,即:

(1)误差预防技术指减小原始误差或减少原始误差的影响,亦即减少误差源或改变误差源与加工误差之间的数量转换关系。但实践与分析表明,当精度要求高于某一程度后,利用误差预防技术来提高加工精度所花费的成本将成指数规律地增长。

(2)误差补偿技术指在现存的原始误差条件下,通过分析、测量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并以这些原始误差为依据,人为地在工艺系统中引入一个附加的误差源,使之与工艺系统原有的误差相抵消,以减少或消除零件的加工误差。从提高加工精度的角度考虑,在现有的工艺系统条件下,误差补偿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这种方法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7. 模具精度等级分类表图片

1、尺寸精度,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零件尺寸的公差带中心的相符合程度。

尺寸精度是用尺寸公差来控制的。尺寸公差是模具加工中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动量。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公差与愈小,则尺寸精度愈高。

2、形状精度,指东莞模具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的实际几何形状与理想的几何形状的相符合程度。

评定形状精度的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等6项。形状精度是用形状公差来控制的,各项形状公差,除圆度、圆柱度分13个精度等级外,其余均分12个精度等级。1级最高,12级最低。

3、位置精度,指黄江模具加工后零件有关表面之间的实际位置精度差别。

评定位置精度的项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等八项。位置精度是用位置公差来控制的,各项目的位置公差亦分为12个精度等级。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的关系

通常在设计机器零件及规定零件加工精度时,应注意将形状误差控制在位置公差内,位置误差又应小于尺寸公差。即精密零件或零件重要表面,其形状精度要求应高于位置精度要求,位置精度要求应高于尺寸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