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模石膏组成成分?
主要成分为熟石膏和水,水粉比例为60:100。在水中加入加速剂硫酸钾、氯化钠或氯化钾以调节凝固时间。此外,硫酸钾还有减小凝固膨胀的作用。印模石膏的初凝时间为2.5-5分钟。凝固时线性膨胀率(2小时)为0.05-0.10%。10分钟时压缩强度(湿)为2.0-5.1MPa。初凝后折断面脆而清晰利于拼对,石膏凝固后无弹性,印模不能自倒凹处取下,必需分段从口内取出,在口外拼对固定后,再行注模,为了防止印模石膏与石膏模型发生粘着,灌模前在印模表面必需涂布分离剂。在印模石膏粉中加入适量的淀粉,有降低印模石膏的强度和易与模型分离的作用印模石膏一般用于无牙颌及刮定修复时制取印模。
印模材料
印模材料是采取口腔阴模时所用的材料。这种材料应富有弹性,流动性与可塑性良好;凝固后物理性质稳定,形态及体积无改变;凝固时间适宜;凝固后易于从口腔取出;不与模型材料起化学变化,易分离;容易操作、清洁和消毒;且对口腔组织无刺激作用。
藻酸盐水粉剂印模材料
藻酸盐水粉剂印材模料是在藻酸盐粉剂中加入石膏粉,形成印模粉,加水调和后,藻酸盐即与石膏(CaSO4)中的钙发生置换反应,形成藻酸钙凝胶,即弹性印模材料(felastic impressionmaterial),其固化时间、流动性依加入水量的多少和加入水的温度、调拌速度而变化,通常控制在3~5min,在制取颜面部印模时,需将颜面部精细的皮纹、皱褶等结构精确再现于模型上,以为后期的蜡型制作提供参考,这就需要采用流动性较大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在放置印模材料时,主要依靠印模材料的自主流动覆盖于目标区域,尽量避免以拌刀涂抹印模材料,因涂抹的压力易造成颜面部软组织变形。所以,通常以口内印模1.5~2倍的水量调拌藻酸盐印模材料,用于颜面部印模的制取。由于藻酸盐印模材料结同后的强度及变形恢复能力有限,因此,较深的倒凹区(如考虑用倒凹同位的鼻赝复体)不适用该材料。除此之外,藻酸盐水粉剂印模材料可用于绝大多数颜面部印模的制取,还可用于托盘法印模,加入磷酸钠等迟缓剂后,也可装入特制注射器中用注射法印模。
硅橡胶印模材料
日前,临床常用的为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加成型产品在基质与催化剂调和结固后,其性能稳定,永久性变形及体积变化均较小,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其印模可以长期保存。中等黏度的硅橡胶印模材料可以直接用于制取印模,要制取高精度印模时,如制取颜面部种植体印模,一般采用低黏度材料。由于硅橡胶印模材料价格昂贵,故通常只用于最关键、最精细部位印模的制取,其他部位可以用藻酸盐材料制取。硅橡胶印模材料的主要优点是精确度高和印模能长期保存并反复使用[1] 。
石膏
石膏也为一种高精度的印模材料,其可记录且结固时产热较多,给患者带来不适。临床上通常用石膏作为藻酸盐印模及硅橡胶轻体印模的背衬,以加强印模,防止灌模时模型石膏的压力导致印模变形。
印模方法
由于颜面部印模范围大,印模区形态复杂多样,且无成品托盘可用,因此,临床常先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和(或)硅橡胶印模材料记录目标区精细结构特征。在印模材料结固前,铺一层带有托盘黏结剂的纱布或较薄的棉絮,确保纱布与印模材料完全结合,等待印模材料完全结固。印模材料力求厚度均匀,其最薄处应保证3~5mm的厚度。以1.5~2倍的抗膨胀液量调拌适量的普通白石膏,确保石膏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使其以自主流动的方式覆盖全部已结固的印模材料,同时义能在短时间内结同。于其结固前,在石膏外表面制作一些小突起。此为第一层支撑石膏,此层石膏以2~3mm为宜,既能对后继所加石膏起到支撑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其石膏,此层石膏以2~3mm为宜,既能对后继所加石膏起到支撑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其重力导致的印模变形。所制作的小突起用来增强与后继石膏的结合,防止分层现象的出现。此层石膏应与印模材料完全接触,两者之问不能有空隙,否则此区域的印模材料缺乏支撑。第一层支撑石膏完全结固后,添加同样流动性的石膏至1~1.5cm,以确保印模支撑石膏的强度,在后期的操作中不会碎裂。待支撑石膏完全结固后,取下印模[2] 。
二、凹凸印模具如何固定?
1、机械固定
机械固定凸模和凹模,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固定板固定。凸模和凹模与固定板采用H7配合,上面留有台阶。对于形状简单的大、中型凸模和凹模可以采用直接固定在模座上,小凸模可以采用铆接的方法固定。对于经常更换的凸模可以采用快速更换凸模结构
2、物理固定法
常用的物理固定方法有低熔点合金浇注固定法,利用低熔点合金冷却膨胀的原理,使凸模或凹模与固定板之间获得有一定强度的连接。
采用热压装配也是一种物理固定方法。加热固定套使其受热膨胀,再压入凹模,冷却后使之固定。
3、化学固定法
常用的化学固定方法有无机黏结剂固定法和环氧树脂黏结剂固定法。黏结表面要求粗糙,并留有一定的间隙,使黏结剂容易进入。
三、丝网印模具制作方法?
1、买丝网的网,印刷不同的东西,要用不同的网目 2、出菲林片 3、给丝网刷胶,晾干 4、用菲林片晒版 5、用水冲洗 6、修版 7、印刷
四、3d打印模具制造现状
3D打印模具制造现状一直是制造业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为模具制造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转变。本文将就当前3D打印模具制造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模具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加工、组装等,耗时耗力,成本较高。而引入3D打印技术后,制造模具的流程得到了简化和加速,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灵活性。通过3D打印,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快速打印出符合要求的模具,避免了传统加工中的很多繁琐步骤。
其中,3D打印可以应用于快速成形模具、小批量生产模具、定制化模具等方面。这些应用领域的拓展,使得模具制造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满足了市场对于快速交付、快速定制的需求。
3D打印模具制造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模具制造方法,3D打印模具制造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是节约时间和成本,3D打印可以减少模具制造的周期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是设计灵活性,设计师可以根据产品需求实时调整设计方案,并快速验证,加速产品研发周期。此外,3D打印还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模具,实现传统加工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模具制造中,质量和精度是至关重要的指标。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精准控制模具的制造精度,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同时,3D打印可以实现模具的快速迭代和定制化,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D打印模具制造的挑战
尽管3D打印模具制造有诸多优势,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材料选择和性能限制,目前市面上的3D打印材料种类有限,性能和强度难以与传统材料相媲美。其次是成本控制问题,3D打印设备和材料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在模具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3D打印模具制造的工艺参数优化和生产效率也需要不断提升,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同时,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立也是3D打印模具制造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和认证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3D打印模具制造的发展。
结语
3D打印模具制造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拓展,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迎来更多突破和创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3D打印模具制造的发展将为整个产业链带来新的活力和活力,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3d打印模具研究方向
3D打印模具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制造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其中,3D打印技术无疑是引领制造业创新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模具制造领域。本文将探讨当前3D打印模具研究的方向以及对制造业的影响。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传统模具制造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传统模具制造存在着成本高、周期长以及设计复杂的问题。而通过3D打印,可以将设计与制造过程结合在一起,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开发周期,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3D打印模具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 新材料研究
在传统模具制造中,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等。而在3D打印模具中,可以使用更多种类的材料,如塑料、陶瓷等,这些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不仅可以满足模具的要求,还可以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定制。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材料,以满足更加复杂和高性能的模具制造需求。例如,石墨烯材料在3D打印模具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传热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结构优化研究
传统的模具结构设计主要依赖于经验和试错,往往存在一些设计缺陷,如热应力集中等。而在3D打印模具中,可以通过优化设计软件进行结构优化,使模具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精度。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将内部结构进行微调,减少热应力集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冷却通道等方式改善模具的冷却效果,提高模具的散热效率。
3. 过程控制研究
在3D打印模具的制造过程中,过程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模具制造过程存在着温度分布不均匀、收缩等问题。而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材料选择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打印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从而确定最佳的打印参数。可以通过控制打印速度、喷嘴温度等参数,使得打印过程更加稳定,减少因温度不均匀导致的缺陷。
4. 智能化制造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制造成为了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3D打印模具制造中,通过应用智能化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模具的自动化生产、在线监控等功能。
例如,可以利用传感器对3D打印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实现故障预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结
3D打印模具的研究方向涵盖了材料研究、结构优化、过程控制和智能化制造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向更加高效、精确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3D打印模具将成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撑,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3D打印模具将在制造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3d打印模具材料?
以下是用于3D打印注塑模具的几种常用材料:
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尼龙(又名聚酰胺)
PP(聚丙烯)
TPE(热塑性弹性体)
POM(聚甲醛,又名Delrin或乙缩醛)
可以使用SLM、SLA、FDM、材料喷射和SLS完成3D打印注塑模具 。也就是说,由于高尺寸精度和光滑的表面非常适合注塑模具,因此SLA是生产注塑模具的首选3D打印方法。
sln模具具有高强度和刚度的产品来承受注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而且,它将需要具有耐高温。
七、铜锣烧烙印模具怎么用?
洗干净,擦干水,把活底放在模具底部放平,如果是普通模具,需要在模具内铺上尺寸大小差不多的烘焙油纸,如果是不粘模具就不需要。
弄好以后把蛋糕液倒进去,轻磕两下,放入烤箱。
烤好以后取出来,戴好隔热手套,从底部往上轻推,可以把蛋糕连同活底一起从模具中取出来,取下活底,倒置,放凉,切片。
八、移印模具怎么做的?
您好,移印模具通常由一个带有凹槽的硅胶垫和一个铝制模板组成。制作移印模具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好要印刷的原件和需要印刷的材料。
2. 在原件上涂上适当的移印油墨。
3. 将硅胶垫放在原件上,使凹槽与原件表面贴合。
4. 将铝制模板放在硅胶垫上,并用螺丝或夹子将其固定。
5. 用压力机或手动压力器施加压力,使硅胶垫和模板紧密地贴合。
6. 拆下模板和硅胶垫,将印刷材料放在印刷位置上,用压力机或手动压力器将其印刷到材料上。
7. 将硅胶垫和模板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移印模具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因此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操作。
九、雪花拓印模具怎么做?
没法做,雪花本身不具备做拓印模具的功能
将雪花片蘸满颜料,轻轻放在画纸上,压实雪花片,然后把雪花片移开,就可以在雪花片拓印上添画啦
十、石膏模具精雕机工作视频
石膏模具精雕机工作视频 - 提升工艺和效率的利器
石膏模具精雕机是一种现代化的工艺设备,通过使用该设备,可以将传统的手工制作模具的过程简化并提高工作效率。今天我们将为您介绍这一先进的技术,并分享一段关于石膏模具精雕机工作的视频,让您更好地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1. 石膏模具精雕机的工作原理
石膏模具精雕机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将设计好的模具样式传输到机器中,并通过快速旋转和切削工具,将石膏模具上多余的材料逐渐去除,从而形成精确的模具形状。整个过程准确、高效,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模具的制作。
石膏模具精雕机通过使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切削和雕刻效果。不仅可以制作出平整光滑的模具表面,还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3D雕刻,增加模具的立体感和细节。相比传统手工制作模具的方式,石膏模具精雕机的工艺更为精确、稳定,大大提高了模具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2. 石膏模具精雕机的应用领域
石膏模具精雕机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建筑、艺术品制作、文化遗产保护等。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个应用领域。
2.1 建筑领域
在建筑领域中,石膏模具精雕机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如浮雕、雕花、柱子、花纹板等。通过使用石膏模具精雕机,可以高效制作出大量相同的装饰元素,减少人工制作的工时和成本。同时,石膏模具精雕机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精确的细节雕刻,使装饰元素更加美观、精致。
2.2 艺术品制作
艺术品制作是石膏模具精雕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使用石膏模具精雕机,艺术家可以将设计好的艺术品模型转化为真实的艺术品作品。石膏模具精雕机可以根据模型的精确要求进行切削和雕刻,保证艺术品的形状和细节完整。这种先进的工艺技术不仅提高了艺术品制作的效率,还保证了艺术品的质量和精度。
3. 石膏模具精雕机工作视频
现在,让我们来观看一段关于石膏模具精雕机工作的视频,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
通过这段视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石膏模具精雕机在工作时的高效率和精确性。无论是切削还是雕刻,石膏模具精雕机都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完成任务,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模具。
4. 结语
石膏模具精雕机是一种提升工艺和效率的利器,它在建筑、艺术品制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石膏模具精雕机,可以大大缩短模具制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石膏模具精雕机的高精度切削和雕刻技术,使得模具制作更加精确,提高了模具的质量和外观。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石膏模具精雕机将会在更多行业中得到应用,并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