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加工流程 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 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 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 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 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塑料模具加工要注意什么?
1、每种料的收缩系数不同,塑胶模具要有合理的收缩率。
2、塑胶模具要有足够的刚度,不然在合模保压时产生变形,引起“飞边”。
3、如果边开模边顶出产品,注塑机顶针页面可以设定(但有些注塑机没有此功能)。
4、选择合理的脱模方式,选择合理的顶杆位置与数量,保证在顶出过程中产品不损坏。
5、塑胶模具中的冷却(通水通道)与产品大小、形状、塑料性质、保压时间等因素相关。
6、塑胶模具要选择合理的排气位置及其量的控制。不然引起塑料注不满而产品“缺料”。
7、塑胶模具与注塑机固定方式要合理,要可靠牢固,防止合模时变位而引起事故。并要拆卸方便。
8、塑胶模具在没有回位弹簧的情况跟动模部分一起随注塑机移动,是模具顶针板与机子顶针杆连在一起(俗称强顶)。
9、注射道要选择合理,使料能均匀到达每一处(流径相等),并要有足够的贮量,保证塑料在收缩过程中补给塑料。
10、塑胶模具材料的后处理不需要,因为:塑料软,不需要硬度等什么特殊的要求,且热处理过程可能造成模具变形。
11、塑胶模具的形腔内粗糙度等级要达到“镜面级”,不然产品难以脱模,产品顶出时需力过大造成产品损坏。定位销、合模面及其它部位的粗糙度均有标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