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铸砂孔怎么解决?
1. 提高砂粘度: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油或水来调节砂的粘度,使其更易于流动。
2. 改进砂芯制作:砂芯的质量对于减少砂孔问题非常重要,应该选择合适的砂芯材料和制作工艺,保证砂芯的密实性和质量。
3. 修改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应该合理,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结构,尽量减少砂芯的数量和大小,降低砂芯与铸件的接触面积。
4. 调整铸造工艺:可以通过调整铸造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来改善铸件的质量,减少砂孔问题的发生。
5. 增加热处理步骤:对于一些质量要求较高的铸件,可以增加热处理步骤来消除砂孔问题。
二、机制砂标准?
1、颗粒级配标准。分为3个等级:细砂、中砂、粗砂。细砂用于强度大于C60的混凝土:中砂用于20-60强度的混凝土:粗砂用于小于30强度的混凝土。
2、成品细度标准。模数越大,砂子越粗。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间。0.5mm,0.5-0.35mm,0.35-0.25mm,小于0.25mm。
3、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标准。分别是3%、5%、7%,为了防止机制砂在开采、制作过程中因掺入过多的泥土而对混凝土的产能不好的效果,机制砂在出厂和施工现场必须进行亚甲蓝试验,来确定MP值。
4、成品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很多的机制砂原料中都含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干扰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合格的机制砂对含量要求严格控制。相比于天然砂,机制砂比天然砂更为粗糙,可以更好的粘结水泥和骨料,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三、标准砂规格?
2、烧失量不得超过0.40%。
3、含泥量(包括可溶性盐类)不得超过0.
20%
标准砂是加工后符合标准规定的石英砂,用以按标准方法测试水泥胶砂强度,是检验水泥强度必需的通用材料。
扩展资料:
标准砂的粒度一般分单级和多级两类。中国标准砂源为福建平潭,通称平潭标准砂,是SiO2>96%的天然石英质海砂。经水洗、筛分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GB178-
77注:已作废)要求的标准砂。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标准砂( ISO R679~68)由粗、中、细三级配成。
四、滤砂标准?
标准为:
滤砂标准质量 :根据滤砂DIN 19623 & KIWA BRL-K 240/02 incl. ATA,或CJ/T43-2005。 滤砂公差 直径小于1.0mm的滤砂:小于最小粒径要求的滤砂,采用一级或多级锰砂过滤器过滤,即可满足滤砂处理要求,出水含铁量03mgL,含锰量01ml,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五、机制砂的机制砂标准?
1、颗粒级配标准。分为3个等级:细砂、中砂、粗砂。细砂用于强度大于C60的混凝土:中砂用于20-60强度的混凝土:粗砂用于小于30强度的混凝土。
2、成品细度标准。模数越大,砂子越粗。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间。0.5mm,0.5-0.35mm,0.35-0.25mm,小于0.25mm。
3、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标准。分别是3%、5%、7%,为了防止机制砂在开采、制作过程中因掺入过多的泥土而对混凝土的产能不好的效果,机制砂在出厂和施工现场必须进行亚甲蓝试验,来确定MP值。
六、人工砂标准?
根据国标规定,凡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都统称为人工砂。机制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制砀,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这里,混合物砂没有规定混合比例,只要求能满足混凝土各项性能的需要。但必须指出,一旦使用混合砂,无论天然砂的比例占多大,都应当执行人工砂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主要特点
机制砂的自身主要特点是;目前基本为中粗砂,细度模数在2.6—3.6之间,颗粒级配稳定、可调,含有一定量的石粉,除150um的筛余有所增加外,其余筛余均多呈三角体或方矩体,表面粗糙,棱角尖锐。但由于全国各地机制砂的生产矿源的不同、生产加工机制砂的设备和工艺不同,生产出机制砂粒型和级配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有些机制砂片状颗粒较多,有些机制砂的颗粒级配为两头大中间小,但只要能满足国标中对人工砂的全部技术指标,就可以在混凝土和砂浆中使用。达不到国标人工砂技术要求的,不能造就使用,因为机制砂的粒型和级配都是可以调整和改进的,在这一点上,人工砂于天然砂有着本质的区别。混合砂随机制砂的掺入比例而降低其上述特点。
七、中粗砂标准?
是一种用于研究土壤和工程材料的粒径范围的分类。一般而言,中粗砂的粒径大小在0.5-2毫米之间。的制定基于许多实验和分析,主要考虑到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工程应用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这种砂粒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提供坚固的基础和比较好的排水性能,能够满足一些工程建设的要求。在土壤力学、路基工程和水利工程中,中粗砂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中粗砂可以用于道路表面的覆盖层,也可以作为支撑材料用于灌溉沟渠的建设中。总而言之,中粗砂的标准制定是为了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并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八、基准砂和标准砂的区别?
基准砂和标准砂都是常用的比较材料,通常用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标准化。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来源不同:基准砂是指由国家授权的生产企业生产的、经过精细筛分和加工处理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石英砂,而标准砂则可以是任何符合标准规定的天然或人工石英砂。
2. 粒度范围不同:基准砂的粒度范围比较严格,一般在0.075mm~2.36mm之间,而标准砂的粒度范围相对较宽,一般在0.063mm~5.0mm之间。
3. 用途不同:基准砂通常用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标准化,如水泥、混凝土等,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而标准砂则可以用于多种领域,如研磨、过滤、填充等。
4. 质量要求不同:基准砂的质量要求更高,要求其粒度分布均匀、稳定,不含有害杂质等;而标准砂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粒度范围和化学成分。
总的来说,基准砂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参照材料,用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标准化,而标准砂则是一种通用的石英砂材料,可以用于多种领域的应用。
九、如何解决铸造砂孔?
铸铁件经常出现各种砂铸造缺陷,如何防止这些缺陷是砂铸造厂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文根据实践经验描述了一些在该领域预防渣孔的知识。 预防渣孔的措施 1. 提高铁液、蠕铁和合金铸铁的温度。如果时间允许,铸造成型前休息一段时间以使残渣上浮。 2. 防止熔融铁氧化, 铁铸造厂应该严格控制球化剂和变质剂的数量。 3. 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并将滤波器设置入芯片内以提高过滤残渣的能力。浇注时,在铸造渣包上持续使用最好的系统。 4. 当我们铸造沙型球铁时, 融铁在铸铁的腔内流动。由于熔融铁氧化或铁液中的各种元素与铸造原料和砂芯产生反应,将再次生成渣。我们经常称之为“二次渣”(不同于“一次渣”)。 这个缺陷通常通过磁粒子检验仅出现在断裂表面、完成的砂铸件的表面。 这样的杂质主要包括氧化物(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铁……)和硫化物(硫化镁、硫化铁、硫化锰……)和其他杂质。 预防二次渣的措施 1. 严格控制铁液中镁的残余量,(一般质量分数为0.035% ~ 0.055%,如果壁薄,则应控制在最低;反之则控制在最高。) 2. 降低原始熔铁的硫含量,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采取一些脱硫方法,提高加工温度和浇注温度。脱硫后的熔融铁大大降低了硫含量可有效减少“二次渣。” 3. 提高球化剂中的稀土含量,并降低镁含量。它可以帮助降低铁水表面的温度,并有效减少“二次渣孔。 渣孔将减少有效承载范围,导致应力集中在孔周围并降低铸造抗疲劳和抗冲击性。欲购买砂铸件的铸造厂或个人应该仔细检查,以避免这些缺陷。
十、铸件内孔残砂清理?
铸件落砂就是从砂型中取出铸件。一般小型铸件是手工就地落砂,用铁钩及手锤进行操作。中型及大型铸件多用落砂机进行落砂。落砂操作应注意防止芯骨、芯板、浇口。碎铁片的伤害,在使用震动落砂机时,应有良好的除尘、防噪声措施,以控制粉尘和噪声对工人的危害。
在震动落砂机运行时,应防止铸型受到震动而倒塌造成事故。
清理主要是清理铸件的型芯、粘砂、浇冒口、余边及毛刺等。
铸件清理除了使用各种清砂设备如滚筒清砂.喷丸、喷砂清砂,水力、水爆清砂外,还有大量的手工劳动,如对铸件上的飞边、毛刺、浇冒口进行清理。
手工清砂时要防止残余粘砂及铸件上的飞边、毛刺、浇冒口对人手的割伤和飞砂对眼睛的伤害。
为此,操作者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对于没有装设通风设备的手工清理场地,为降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要采用喷雾、浇水等湿式作业。